当前位置: 首页 > 戴建法 > 本市信息 > 项目引领 创新课堂——记温州市戴建法名师工作室第十六次活动

项目引领 创新课堂——记温州市戴建法名师工作室第十六次活动

浏览量:135|发表日期:2025-06-29|来自:

 

6月26日(周四),温州市戴建法名师工作室第16次活动暨永嘉县高中技术与工程教育专题培训在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摒弃传统单科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以“防盗空间设计”这一真实工程项目为纽带,23电子1班学生为同一授课对象探索、电子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分别从学科视角实施技术工程教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聚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创新实践。

 

课堂教学,推进技术与工程教育实践


     1. 思政领航工程项目

谢佩佩老师首开序幕,在《防盗空间设计里的职业道德》一课中,从农村空巢老人被盗新闻导入,引出永嘉安防公司出于关心老人安全,欲为其设计防盗空间,而我校电子专业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获得承接该项目。本节课通过小组任务一,对于李奶奶的防盗空间设计的低预算,在探讨商业利益与职业道德之间的选择,让学生意识到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借用《大国工匠·高凤林》的视频感受中国焊将在日常的工作中是如何践行职业道德,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的,使得职业道德内化于心。在小组任务二中,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营销组、设计组、组装组三个组通过各自在承接李奶奶的防盗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工作,探讨应如何践行职业道德,达到知行合一,外化于行的目的。最后通过小组自评,各组互评,进行总结评价。


     2. 电子技术实现系统思维

应景荣老师的《防盗空间作品设计》课程以“防盗空间作品”为主题,深入体验了如何将抽象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防护系统。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实践,更是一次关于风险感知、系统思维与工程伦理的深刻思考。未来面对任何项目,这种“风险感知-技术实现-策略应对-伦理审视”的闭环思维,将成为学生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同时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守护创新火种的第一步,其意义远在技术之上。


题讲座阐明技术与工程教育之道


      罗浮中学书记邹俊杰老师《基于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技术与工程教育》专题讲座。深入剖析了本次活动的设计理念,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跨学科项目,有效落实技术与工程素养标准。专家指出,这种围绕真实问题、多学科接力深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强化了知识的情景化应用与迁移能力,更在协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系统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是提升学生综合技术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他结合五节展示课例,理实一体,精彩点评。


 工作室主持人戴建法老师做活动总结,同时他提出,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技术与工程教育,如何实现更开放更有效的教学,是下一步研究与实践探讨的问题。为有效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PBL)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和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