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新教材 赋能新课堂
——记温州市林可造“名师送教”工作室第8次活动
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帮助教师加深对新编教材内涵的理解,用好美术新编教材,实践素养导向的美育课堂,2024年9月24日,温州市林可造“名师送教”工作室围绕新课标、新教材开展了第8次活动。

    一、链接课例,多地线上共享
早上,文成、平阳、瑞安三地的老师们,以钉钉会议的方式相聚在线上进行课例研讨。瑞安市安阳高级中学初中部的张彬彬老师分享了《空间设计》教学课例,从艺术大师的作品开启,激发好奇心,再渗透专业知识,色彩元素、空间组合文化载入,让空间设计更具儿童友好品质。实践过程,以真实问题情境开启,用多版草图或空间模型呈现空间设计方案,引领学生在在探索中思考,在创造中表达,逐步尝试解决问题,经历像“设计师一样思考”的学习过程。文成县珊溪镇中心小学的刘晓珍老师,分享了《夜色》的教学课例。虽然这并不是新教材,但是,大家在刘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听出了“新”味道。环节设计链接家乡真实夜景之美,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表现家乡之美。在这一个基本问题下,再去向大师学习——欣赏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星月夜》,学习大师的构图、色彩、笔触。并尝试用自己学习理解的方法,表现创作意象美。文成县峃口镇中心学校的陈光洁老师,分享了自己开发的《艺笔艺画》课程。陈老师在美术课程中,融入成语故事、生活情景剧等,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让学生愿意画、喜欢画,这样跨学科的美育探索经验非常宝贵。

 
三位老师的课例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老师们对于新课标的理解,素养课堂的践行,带给大家很多的启发。林老师根据各位老师的特点,做了个性化点评,比如对张老师的空间设计课例,鼓励她继续做深做厚课堂,冲刺优质课评比,以赛促成长。比如刘老师的夜色,给大家做了很好的说课示范,特别在新理念落地上做的很好,鼓励大家互相借鉴学习,陈老师的课程开发,可以将跨学科的点,再持续深入做下去,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性等等,大家都表示,这样的指导中肯有效。

之后,瑞安市飞云中心小学的温小萱老师,根据大家的论文写作困惑,带来了《千里之行始于“笔”下》的分享。温老师让我们了解一篇优秀的论文不是随手拈来,她结合自己省一等奖的论文,细致地分享题目、摘要、框架、内容等都需要做到规范,并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思考论证,总结提炼,反复琢磨、精益求精修改出来。严谨的科研态度,厚实的论文内容,干货满满。
二、研讨新课,明晰美育方向

 
下午的活动,大家则相聚在瑞安市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小学。工作室全体成员与瑞安市中小学美术教研团队共同参与了2024下半年瑞安市美术教研工作研讨会暨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活动。

 
工作室成员何颖异老师和二(12)班的同学一起带来《大自然真美》的教学展示。课堂伊始,何老师以“学校将于10月份启动对校园文化长廊的建设”真实问题为任务驱动整堂课的学习。课堂中,学生通过盲盒探秘、树叶正反面的纹理探索等方式欣赏肌理美,随后学生通过拓印的方式模仿自然肌理,最后学生结合自己对自然美的理解,进行艺术创作和作品提升。纵观整堂课,无论是情境教学,还是任务驱动和多元评价机制,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何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课后,工作室的四组观察团们,从大概念理解、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实践体验四个方面,迅速分组讨论汇总各自观察结果,并派代表发言。老师们聚焦自己的观察角度,对课堂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宝贵意见,同时纷纷对何老师面对新教材挑战所展现出的灵活而有秩序的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林老师对大家困惑的大概念,教学中的基本问题等难点,做了重点反馈,让大家将理论与课堂实践很好的联系起来,帮助大家更好观课、理课、上课。
面对新教材,很多老师都觉得不知所措,这样一堂展示课,既是示范引领,也是鼓励探索,期待大家带着勇气与信心出发。
二、阐明理念,深化课程理解

 

 
课堂研讨后,是经验交流环节。瑞安市锦湖中学的戴倩如老师作主题为《“陶艺与生活”单元整体架构与设计解析》的讲座。戴老师分享了在新课标理念下一步步解构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创新处理的方式,提出了由课标面到教材线触教学点,再搭课时线单元课程面,前后呼应,层层递进的方式。最后戴老师强调,该单元课程将在之后的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下的美术教学新样态。
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的林茜老师作主题为《美术新教材大单元教学的思考》的讲座,分享了新教材的引入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显著的变化。新教材不仅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整合,还着重于情境教学和实践性学习。在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下,新教材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共同致力于推动教育质量。

 
最后,工作室导师林可造老师为大家做了专题讲座——《素养导向的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讲座中,林老师指出了素养导向的美术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利于近几年瑞安的优秀课例,具体阐述了图解图构的欣赏课教学,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等,对如何实施核心素养导向的“素养课堂”展开了深入探讨。这些在市域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成功课例,让大家直观看到美术课堂教学的变革和方向,也让大家更有信心去面对新教材的挑战。

 
有最新理念引领,有实践课例展示,在一线教师的课堂和教学理论的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老师们既有前行的方向,也有低头实践的力量。相信工作室在林导师的带领下,会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推动美育教育的新发展!
撰稿 胡永妹
摄影 王芳芳
一审 尤海秋
二审 陈立
终审 林可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