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深刻地理解有效的“师幼互动”,促进教师构建良好的师幼互动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2024年1月22日上午,温州市姜艺名师工作室成员围绕“师幼互动”这一主题开展了线上研修。
本次研修活动特邀温州大学李晓燕博士莅临授课指导,针对一线教师在生活、游戏、集体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师幼互动困惑,引领工作室成员聚焦师幼互动,以理论提升促实践突破。
互动有知——遇见《评估指南》中的“智”
师幼互动质量深刻影响着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是过程质量的核心命脉。《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将“师幼互动”提到二级指标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评估指南》 的文件精神,学员们自主学习了《评估指南》中的师幼互动模块。老师们通过摘抄、划重点,对《评估指南》的内容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线上研讨做好了准备。
重点内容 | 关键指标 | 考查要点 |
A3 教育过程 | B8 师幼互动 | 1. 教师保持积极乐观愉快的情绪状态,以亲切和蔼、支持性的态度和行为与幼儿互动,平等对待每一名幼儿。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是自信、从容的,能放心大胆地表达真实情绪和不同观点。 2.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同伴和玩法,支持幼儿参与一日生活中与自己有关的决策。 3.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地支持。不急于介入或干扰幼儿的活动。 考查要点 4. 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 5.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 6.尊童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通过开放性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 7.理解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学习方式,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幼儿的优势和长处,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不片面追求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学习和发展 |
“师幼互动”关键指标中一共有7个考察点,通过前期的研讨,老师们分成了7个研讨小组,结合工作实际“考察点”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地思考。
通过自主研讨,老师们觉得“教育过程”中的“师幼互动”关键指标,需要我们作深入地研讨,以弥补我们在保育工作中的“短板”。
互动有理——预见实践中的“行”
自学之后,李晓燕博士与工作室老师们“云”上相约,进行了分享交流。 李老师以“什么是师幼互动”、“为什么要师幼互动”及《评估指南》抓住的三组关系引出了话题。
1.师幼互动指的是什么?
师幼互动指的就是教师和幼儿之间互动的行动、行为,两个主体通过互动实现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将互动比喻为抛接球的过程或许会更形象。
2.为什么抓住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是儿童早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是过程质量中的核心要素,而且在提供高质量的保育和教育方面至关重要。
3.《评估指南》抓住了三组重要关系:
第一组关系是师幼、同伴关系。
第二组关系是家园、社区关系。
第三组关系是同事关系。
李博士告诉大家:一个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应从儿童视角出发,全身心关注儿童的行为表现,在相互尊重和信任中建立联系,并基于儿童经验、需要和兴趣不断拓展他们的学习。
最后李老师还借助“如何实施师幼互动?”和老师们达成共鸣。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
在情感支持上,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平等地与每一名幼儿对话、交流;支持幼儿独立自主地游戏、与同伴交往;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在教育支持上,基于有效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具体兴趣点,解读幼儿的内在动机,抓住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识别幼儿的主动学习,给予及时有效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倾听幼儿的想法和体验,鼓励幼儿表达表征;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和问题,通过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支持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
关于“师幼互动”的线上研讨活动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结束了。工作室老师们表示,未来研学“师幼互动”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将继续以认真的态度,积极思考如何将理论与指标与工作实践相联系,不断提高师幼互动水平,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