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林可造2023 > 本市信息 > 山海协作心相聚 名师引领促成长 ——记温州市林可造“名师送教”工作室第4次活动

山海协作心相聚 名师引领促成长 ——记温州市林可造“名师送教”工作室第4次活动

浏览量:481|发表日期:2024-01-12|来自:温州名师网

山海协作心相聚 名师引领促成长

——记温州市林可造“名师送教”工作室第4次活动

 

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名师的引领,19温州市林可造“名师送教”工作室第4次活动暨与文成县刘彬彬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在文成县玉壶镇中心学校举行。瑞安市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科专家陈国胜老师,特级教师、文成县教育培训研究院音美教研员赵蓓莹老师,文成县玉壶镇中心学校钟利锋校长,温州市林可造“名师送教”工作室主持人及全体学员,文成县刘彬彬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工作室全体学员参加本次活动。


 

 

一个简短隆重的开班仪式,开启了本次活动。首先温州市林可造“名师送教”站点校,文成县玉壶镇中心学校钟立峰校长致辞。钟校长从引名师、设站点、促成长等方面进行致辞,让学员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和钟校长的教育管理智慧。接着林可造导师就“感谢”“期待”“承诺”三个关键词展开发言,林老师与学员共勉,在新时代、新美育下共同成长,扬帆启航!学员代表王芳芳老师也表示,大家会紧紧抓住名师工作室的平台,勤学、善思,快速成长。工作室特聘导师赵蓓莹老师也为学员做了指导讲话,希望大家保持初心,克服困难,在名师引领的机遇下,在美育前行路上,携手共进,山海共富。最后,赵蓓莹老师、林可造老师、钟利锋校长共同完成了授牌仪式。

 

 

 

名师引领 聚焦课堂


简短而隆重的开班仪式结束后,研修活动随即展开。首先是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教学展示。

文成县玉壶镇中心学校的陈伟坤老师和瑞安市曹村镇学校的李仁秋老师都针对《清明上河图》,在前期进行了分团队深度教研。陈老师从外卖小哥这个职业进行导入,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探究过程中,巧用学习单,解决了清明上河图画中线条、疏密、节奏等难题。学生在美术课上体会到作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李老师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从内容、构成、笔墨上由浅入深地欣赏表达作品。通过富有激情的话语,激发学生对《清明上河图》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这样富有深度的同课异构,让学员们对欣赏课的结构、活动设计有了直观清晰的了解。


 

 

 

 

  同课异构环节后,由文成县伯温小学的赵星星老师执教《色彩的世界》。赵老师从中式色彩之美入手,带学生领略了文成自然美景中那震撼人心的色彩美。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形式新颖,给大家带来一场中式美学的视觉盛宴。这样来源于教材却自主生发的课堂鲜活且有魅力,值得大家学习。


 

 

   课例研讨环节后,由平阳县昆阳镇第二小学蔡一妮老师、文成县二源镇中心学校的叶金燕老师围绕大单元设计进行了分享。蔡一妮老师就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如何设计大单元教学,以《艺术源于生活 艺术回归自然——山外有山单元教学设计》为例向我们分享了她对核心素养下美术大单元的理解与实践,让学生在情境和体验中了解与认识中国的名山美景,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叶金燕老师从课程缘起、课程内容、课程成效三个方面,与老师们分享了《“黏土魔法师”单元课程实践》。叶老师在课程设计中根据文成本土资源、结合校内课程,不断地反思与修改,使课程更加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可见,深入生活,潜心研究,才能做出有本土地域特色,有自己风格的单元课程。

 


 

课例研讨 落实素养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几位老师的展示过后,瑞安市教育发展研究院陈国胜老师就课程教学变革、名师引领活动困境与挑战、策划和学习策略

作了高瞻远瞩地引领。

 接着林可造导师与名师工作室成员就几位老师的展示课和观点报告展开了深度的教学研讨。林老师聚焦新课标视野下的教学变革,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员提出问题,进行探讨。老师们分别对今天的课例进行点评,林老师充分肯定了三节课的特色和亮点,并针对课程目标、任务驱动下的学习单设计,学科实践、教师素养和课堂生成等方面作了精要的剖析与概括,激烈的思想碰撞,让老师们在分享与反思中收获满满。

 

 

 

聚焦素养 深挖内涵


最后林可造老师以《新理念、新实践、新作为——核心素养下的美术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为题,就艺术课标的新理念、大概念统领下的美术单元整体教学如何开展、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等为学员们进行了细致深入地分享。利用大量的单元课例展示,将如何逆向设计、美术语言如何嵌入、大单元课例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整体把握、如何形成深层次联结等诠释得清晰明了,再次指引学员理解指向美术深度学习的大单元设计。通过林老师的分享,学员们感受到,聚焦美术核心素养的课堂研究,有意义,有价值,有温度。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一次次深度研讨、一次次面对面的对话,一次次的思维碰撞,就是我们奔赴山海、齐头并进的写照。愿我们一起向美而行、向阳而行,在共研、共享、共进、共富的教研之路上谱写“未来教育”的新篇章。

 

 

     撰稿:刘晓珍   

     摄影:钟嘉怡

     一审:刘晓珍    

     二审:陈立   

     终审:林可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