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648|发表日期:2023-11-23|来自:温州市王琼赛“名师送教”工作室
寒风悄起,冬意渐浓。飞奔的时间不经意间拉开了十一月的帘幕,和煦的阳光悄悄地铺洒在洞头区灵昆第一小学的校园里,2023年11月14日王琼赛 “名师送教”工作室的成员又一次相聚在一起,一起谛听、探寻语文的真谛。《语文作业本》作为语文配套教辅材料,题题有目标,道道是重点,是一线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帮手”,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支架”。我们要不断提升教师分析、理解、运用课堂作业本的能力,将作业本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助力轻负高效课堂的打造,《作业本》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 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下午,洞头区灵昆第一小学的杨晓萍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年级上册《秋天》的课例研讨。杨老师带领着一年级的小不点儿们通过多种形式扎实有效地认字识字。课上,杨老师巧妙联结课堂作业本上的习题,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连一连,说一说。杨老师巧妙利用课堂作业本进行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学得轻松扎实,也给在场老师们为如何开展低段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启迪、新的思考。


培训活动的第二个课例研讨展示来自洞头区城关小学的周琪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的《月光曲》。她巧妙联结了学习活动,借助作业本的习题,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难点。课堂上,周老师结合了课堂作业本上的题目提升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课堂上,周老师细致地引导,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深情的朗读中进行了深度的学习,提升了思维的含量。


两位课例展示的老师都用生动高效的课堂为台下的老师们践行了作业本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理念,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活动,使老师们收获满满。
第三个环节是由三位老师围绕主题带来的观点报告。洞头区霓屿义校张月霜老师的观点报告题为《《作业本》图示题的“变形记”》。张老师从从向观察,循年级而变;横向对照,跨题材而用;看《作业本》图示题,触碰思维生长;看《作业本》图示题,解构·设计·创用等几个方面分享交流自己在教学中的所思所想,图示题的“变形记”就是文本把握+图示题分析+学习活动设计,让学生思维过程可视化。洞头区灵昆第一小学曾玉洁老师的观点报告题为《《作业本》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优化路径与实施建议》。曾老师从统整解读,合理分配;明确功能,适时介入;学辅融合,学为中心三个方面分享了语文教师在使用课堂作业本时要从整体解读,统筹设计适当修改习题,建立前置后置的思维模式,以学定教,以练固学。洞头区元觉义校戴雅洁老师的观点报告题为《预学.辅学.拓学——《作业本》在课堂中的有效使用》。戴老师从统编版教材的特点入手,分析《语文课堂作业本》的题目类型,转化成学习活动,并提供学习支架。根据每个学段不同的特点,巧用作业本的知识性支架、示范性支架、学习程序支架、方法策略支架等,适度开展多科联动,融合学科,链接生活,实践运用的活动,扩大教学视野。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法宝,交流更是教研不断进步创新的阶梯。




最后,导师王琼赛老师将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地与我们交流讨论,王老师结合三位老师的观点报告以及《秋天》、《月光曲》两个生动的课例细致讲述了利用作业本进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如何围绕作业本进行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呢?王老师倾囊相授,具体介绍了学习活动设计的流程,通过文本解读,解读单元导语、课文导学、课后练习,对照课堂作业本中的练习来进行整体设计。同时,我们要关注到目标设置、活动设计和课堂生成。在课堂上,《作业本》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 打造轻负高效课堂。最后,王老师还很细心地给老师们提出了几点建议:根据学习情况调整作业本书上题目的顺序;修改或添加作业本中题目的内容。王老师的分享,细细点拨,娓娓道来,为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指明了作业本进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实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