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刘双双 > 本市信息 > 教研探路径 课程共提升——温州市刘双双“名师送教”工作室第十七次线下活动

教研探路径 课程共提升——温州市刘双双“名师送教”工作室第十七次线下活动

浏览量:342|发表日期:2023-07-24|来自:

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

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

 

项目化学习PBL是当下最具影响力的学习方式。为推动区域间教师共研共学,抱团成长,聚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整合式项目化课程。710日,温州市刘双双名师工作室开展了教研探路径,课程共提升的专题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来自新疆拜城温拜新星幼儿园的教师团队、市机关一幼的骨干教师和刘双双名师工作室成员

 

       温州市机关一幼教科室主任李洁老师首先介绍了园本课程《益··生长课程——让每个生命灵动起来》。讲述在快乐教育办园理念下如何探索专业有爱,精益求精的原本课程,达成体健、乐学、互爱、自信的课程目标。

 

    温州市机关一幼4位骨干教师带来了精彩的项目化班本案例。娉婷老师抓住幼儿我想长高高的实际需求,生成班本课程《春天我要长高高》。结合省编教材与园本课程的内容,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在生活中自然渗透饮食教育、健康教育。

 

        “一个鸡蛋到底能承受多大的力?面对连成人都难以回答的问题,孩子们给出了自己精彩的设计思路。王文诗老师在项目课程《鸡蛋大力士》中支持幼儿设计出独一无二的鸡蛋测压器,更进一步地了解鸡蛋的薄壳原理。

 

   林丽郡老师让孩子的每一个需求被看见、被珍视、被实现。她在班本项目《阳台畅想曲》中和孩子们一起完成实现把春天请进阳台的愿望,一步步满足了孩子们社交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贾雪丹老师在《风力小车企划》项目课程中,从哪些材料可以兜住风?小车毁坏原因大猜想等驱动性问题入手,支持每一个孩子动手动脑,制作出自己独一无二的风力小汽车。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交流了项目化课程中的设计思路和经验体悟。

 

  黄思思老师分享班本项目《入云霄,源流长——一起走进天烂漫的世界》。将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如何成长为风筝设计工程师的跨学科学习经验娓娓道来。

 

 

    赵丽婷老师分享中班STEAM项目案例《黄瓜生长记》,从创新与设计、探究与调整、改进与优化三个方面讲述了孩子们培育黄瓜长大过程中的一系列亲自然课程故事。

 

    潘翔老师向大家交流《项目化班本课程推进的策略分享》,针对在项目化过程中教师意识决策力、生成设计力、实施执行力、反思评价力的不足,分别提出了赋权-更新-支持、搭建-聚焦-倾听、立项-实践-研修、展示-梳理-推广的四大有效策略。

 

      工作室导师刘双双对今天的专题学习做总结陈词,她指出:一个好的课程形成需要长时间打磨,才能让幼儿灵动地获得完整成长。不论是班本课程还是项目化课程,都要教师们充分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要能够体现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是主导者和受益者、而教师则是引领者与组织者。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多思考对幼儿思维素质、合作品质、知行合一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要如何去深入培养,要学有所思,行之有向。

   

通过此次培训,教师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拥抱更为真实、有效的课程,让每个孩子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