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徐斌华 > 本市信息 > 凝心聚力疏堵点 德育共建解难题——记温州市徐斌华名班主任工作室第25次活动

凝心聚力疏堵点 德育共建解难题——记温州市徐斌华名班主任工作室第25次活动

浏览量:899|发表日期:2023-05-29|来自:温州市徐斌华名班主任工作室

5月26日,温州市徐斌华名班主任工作室第25次活动暨“聚焦双减,构建班级建设新样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活动在温州市第八中学举行浙江省徐斌华名师网络工作室、浙江省徐斌华名班主任工作室、温州市徐斌华名班主任工作室、鹿城区徐斌华名班主任工作室及温州市第八中学徐斌华党员名班主任工作室全体学员全体成员参与,活动由温州市绣山中学的梅丛老师主持

在早上的活动中,温州市瓯海区班主任研训员黄友上老师作专题发言《“家长第一”的初中班主任工作——初中班主任研训员的视角》。首先,黄老师在发言中强调关注当下的评价改革,从课程标准、学科中考评价等角度入手,指出立足学科本质,落实立德树人;其次,黄老师和我们分享如何建设健康的班级机制,主要从五点入手介绍“合力带班”经验: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沟通与合作,并指出班主任需要有“家长第一”的观念,引导家长树立榜样,娓娓道来,细致具体,有极强的指导性;接着,黄老师还强调了学会自觉的科学用脑的重要性和方法指导;最后,黄老师认为教师需要追求双赢的职场竞争,寻找方式,突破生态之“茧”、学校之“茧”、自我之“茧”。



正如梅丛老师最后总结的,“黄老师将教育中的一滴水的光芒汇聚成教育的洪荒之力”。

相信我们班主任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会不断深入理解带班教育理念,逐步引导孩子们在核心价值观的浸润下成长。

下午由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曾蓉蓉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变“堵”为“疏”—班级沟通的基本途径》的讲座。曾老师将理论联系实际,用丰富的真实案例、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围绕“应急能力”、“观察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立体思维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与大家交流如何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中,提升教育智慧、更新教育理念。她强调“疏”在班级沟通中的重要意义:“疏”能化解尴尬局面,“疏”能明确教育指南,“疏”能重塑班级制度,“疏”能提升沟通艺术。曾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大家分享了与学生的相处之道。班主任老师能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给他们的心里带来一些理解和沟通,用神奇的双手敲开了孩子们的心门,用爱心、耐心、责任心点燃了孩子向上的灯塔。 

曾老师的变“堵”为“疏”,展现着教育过程中的智慧点,也让人感受到了她温暖的教育情怀,使得参加培训的教师在未来的德育工作之路上以爱浇灌教育之花,让教育更有温度,变堵为疏,成为疏通孩子心灵的导师。

接着来自龙港青华学校的杨崇旭老师带来的德育课程分享——《相信种子的力量》,这是一场关注生命内涵的初中生命教育班本课程实践。他让学生亲手体验从浸种、育苗到收获的过程,感受种子的生命力和孕育的希望,通过体验对生命过程的呵护获得成长;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录制一系列的杂草短片,通过以杂草的视角阐述对生命的认识,提炼杂草品质;杨老师所开展的生命教育课程,实践性强、体验性强,帮助孩子真正地去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超越生命。


望远山而奋进,知方向而力行。班主任培训活动搭建了与专家沟通、专业化成长的平台,老师在培训中采撷智慧,增强了教育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未来工作室也必将不负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